close
新年第一篇又是肥皂文,環島的遊記連寫六篇覺得很沒動力了,發一篇皂文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。
乳皂在融鹼的時候比較費工夫,因為乳品都是冷的,要很有耐性地融鹼不讓它升溫,要是溫度過高會變成橘色的乳鹼。
也許是做過好幾次牛奶皂的關係,同樣的方法做的這兩次母乳皂都還滿成功的。
乳皂配方依然是:澳洲胡桃油、棕櫚核仁油、棕櫚油、橄欖油、芥花油、甜杏仁油、乳油木果脂
上述的配方做的乳皂硬度滿好的,INS150左右。
最近有注意到南亞國家砍伐熱帶雨林,迫害紅毛猩猩就為了種植棕櫚樹的消息,
以後做皂會考慮不用棕櫚油。
粉紅礦泥調色,少量金盞花。
艾草抹草粉調配成綠色艾草母乳皂,敗筆的地方是草粉未全部化開,在肥皂裡變成綠色小點。
這是委託代製的母乳皂,紀念自己的乳人生涯,將沒喝完的乳冰製皂留念,
想到這種心情很謹慎的製作了,如果我當初乳量多到可以製皂就好了
圖中的三條皂使用了約480g的母乳,約2.6倍乳;
一般我使用鹼量2.3倍的牛乳做牛乳皂,但爬文之後母乳皂做到3倍乳量也可以,只是晾皂時間要久一點。
母乳皂的洗感,似乎比牛乳皂滑潤一些,
個人猜想,
骨溜的洗感是由於乳脂肪潤滑皮膚的關係,
市售的全脂鮮乳乳脂肪有固定的比例,不超過3.8%,
母乳的脂肪「也許」輕鬆的超過這個比例,冷藏的母乳,脂肪會浮在最上面,
由於脂肪比例高,那麼洗起來會比牛乳皂更滋潤皮膚了!
以上都是個人推測啦!如果有幸得到一塊母乳皂的話,再請看官自己親身體驗囉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